休閒運動學系簡介
為培養休閒運動專業服務人才,以提升社會休閒服務品質之宗旨,本系之特色如下:
(一)學系部份
- 發展戶外教學的實務教育
休閒運動內容廣泛,其中戶外形態的活動佔有極為龐大的部份,本系為使學生能充分體會戶外活動所展現的特性和不同屬性,特別發展出戶外教學的機制,將講堂、運動場、健身房、視聽室所有的教學限制,在自然環境中完全打破,研習課程也擴及河海、天空與山岳、森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克服自設限制,洞察個人處事風格與原則,突破自身限制,充分發展身心與休閒技能教育。
- 學徒制教育的薪傳
配合休閒專業的多變與養成學生對不同情境的處理能力,注重專業技術養成以進入企業體外,設計承傳教育模式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求學中扮演學徒身份作為臨場實務的基礎訓練,使學生在工作之前已有了充足的經驗。
- 團體活動領導者養成的教育目標
為培養優秀的休閒專業領導幹部與經理人才,在課程設計上規劃激發學生領導欲望以及責任心,使學生能發揮各成員最大潛能,學習在自己所專長的活動項目中如何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 多元化的教育項目
本系所隨時注意在環境現狀中,由於工業、資訊與科技社會的發展,餘暇的增加及健康意識的提升,促使體育教育由單純的運動、技能、教學,擴展到多元性的休閒教育領域的特性,在課程規劃上因應社會環境的需求和休閒在不同環境中的各項特性,注重課程能涵蓋休閒生活的整體層面及個人休閒所需要的指導,當然更要深化休閒、娛樂的理論研究,創造新的活動內容等,以符合現實社會的需求。
- 提供進修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協助
對於具有專長而缺乏理論基礎的從業人員,提供進修和獲取學歷証照的機會,提昇其服務品質及信心,讓民眾能透過學識與技術兼具的指導者,達到正確的休閒觀和健康的休閒技能,並同時注重以推廣休閒運動為宗旨之社會活動,給予觀念和實質上的教育助。
歷史沿革
本學系肇始於蔡前校長長啟先生宏觀國際與國內休閒產業發展,為培養優秀人才,遂著手規劃成立之國內第一所休閒運動科,經八十一學年度先於體育科實施分組教學,休閒活動組規劃之課程與授課內涵成為本系五專休閒運動科正式課程的雛形;
八十二學年度本校五專部經教育部核准成立休閒運動科,始正式招收修業生一班。
八十四學年度配合本校三專改制學院之規劃,申請成立四年制休閒運動學系。
八十五學年度本校改制學院,原五專部之休閒運動科仍予保留外,四年制休閒運動學系正式成立,並招收學生一班,
八十九學年度籌設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
九十學年度第一屆研究所招收一般生一班20人,詳細年表如表1系所課程並隨時注意社會需求與教育目標修正調整,
九十五學年度現有之學生數如圖1,大學部共282人,研究所共48人,專任師資如圖2,共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1人,講師4人。整體發展迅速而穩健。
時間重大事項招生情況
時間重大事項招生情況
時間 |
重大事項 |
招生情形 |
80/08~81/07 |
規劃成立休閒運動科 |
|
81/08 |
五專體育科成立休閒運動組 |
分組學生選課 |
82/02 |
成立五專部休閒運動科 |
專科生一班 |
84/08 |
申請成立休閒運動學系 |
五專部保留 |
85/08 |
成立休閒運動學系 |
休閒系一班共60人 |
87/ 08 |
五專部休閒運動科 |
停招 |
88/08~89/07 |
籌設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 |
|
89/08~90/5 |
申請設研究所 |
|
90/08 |
成立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 |
招生一班共20人 |
發展目標
本系所依據系所成立宗旨與發展方向,特擬定未來發展計畫目標,並將其分成四大部份,依序為立即目標、短程目標、中程目標與長程目標等,分述如下:
一、立即目標
- 建立完整之系所評鑑機制。
- 結合社會脈動,修訂休閒專業課程,增設休閒觀光學程。
- 建立產學合作機制,增加學生實習管道及實務能力和經驗。
- 強化學生專業技能,提昇社會競力。
- 加強學生就業轉導,擴展學生生涯就業管道。
- 擴展教學場地與設備,提昇教學品質。
二、短程目標
- 發展系所特色,培養優秀之休閒產業人才。
- 結合社區與地方發展,提昇民眾休閒生活品質。
- 強化產學合作機制,提昇學生實務工作經驗與增加就業管道。
- 輔導學生考取休閒相關專業證照,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 改善系所學術研究風氣,提昇師生學術研究水準。
三、中程目標
- 建立國際學術交流管道,提供師生國際交流機會,建立學生宏觀視野。
- 積極與國外休閒相關系所締結成姐妹系,增加師生國際學習機會。
- 朝向NRPA所訂之休閒相關系所設立標準邁進,尋求加入NRPA亞洲區唯一認可之休閒相關系所。
- 積極參與國際休閒組織之活動,提昇系所知名度。
- 畢業生就業達百分之百。
四、長程目標
- 成為NRPA亞洲區唯一認可之休閒相關系所,躍上國際舞臺。
- 協助完成休閒運動紮根教育。
- 成立永久發展基金。